尘埃读后感

时间:2024-02-08 17:06:23
尘埃读后感

尘埃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尘埃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尘埃读后感1

初次看到这本书时,从书名及附有古代气息的封面猜测可能又是本记录着作者许多无病呻吟内容的小说。直到发现本书的副标题——百年前一个俄国外交官眼中的中国。我从来都相信中国的文化才是最博大精深的,所以这样富有深意的标题被我认定一定来自于译者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自身修养——《尘埃》

寥寥翻动几页,已经被这本书的纪实风格深深吸引。

本书共24章,全部出自百年前这位俄国外交官之手,据说这是一部曾在19世纪末震撼俄罗斯,并迅速在整个西方世界刮起一股“中国热”的神奇著作。作者是位俄裔英国人,他于1872年经香港踏上中国本土。而译者是位常年在俄罗斯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他从古书籍收藏者手中淘来了这本书,正如本书的书名一般,《尘埃》必定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这本书如果套用现在的话,应该就是一位因工作原因而长期驻守国外的富二代高官执笔的旅游微博,贯穿晚清时期整个中国大陆,从北至南的游历,从慈禧太后到市井良民的生活起居,几乎包涵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所有方方面面,当然,这也和作者“富二代驻国外高官”的身份不可分割。作者在中国游历期间能够近距离的与慈禧太后接触就可见一斑。而作者对生活独到的感悟及特别的观察社会的眼光更是全书的亮点。可以说作者对当时的中国文化相当痴迷。其中有一章标题为“风水“,还有一章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标题为”面子“,作者对这具有晚清特色的文化与国民的性格特点的诠释都相当客观与深入。另外全书几乎每一页都有相关的附图,让我们能够更清晰而真实的看到晚清时期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情景。一张张黑白的图片中,朴实的有些不真实的底层平民的容貌与表情,连成一个真实客观的`纪录片。

如果你仍然对那个辉煌而又破落的朝代抱有了解他的热情,如果你仍然对那个处于屈辱而又富有希望的年代不甚了解,这本书将是一本很好的“穿越旅游指南"。

尘埃读后感2

做一个傻子真好,做错了事,想一想自己是傻子,心里就释然了。

一个傻子,往往不爱也不恨,因而只看到基本事实。这样一来,容易受伤的心灵也因此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

就在这时,我突然明白,就是以一个傻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里,保持着它的完整、它的纯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全部得到。

我当了一辈子傻子,临了我才知道,我不是傻子,只是在土司制度结束时,以一个傻子的面孔来这世上走了一遭,是的,上天让我看见,让我听见,让我置身其中,又让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阿来

他每天醒来,都会问自己是谁,在哪里,会问种种奇怪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愚蠢可笑,但无不击中了了人性与时代的要害,可以说他是草原上唯一的清醒者。当所有的吐司为了权利,财富,粮食,不计手段,争的头破血流时,唯有他超然物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后他比所有卷入吐司制度中的人活的更久,成了草原上最强大的首领。他的傻,其实是他的敏锐与细腻,超脱与淡泊,与其说他是得到了神的眷顾,不如说他是神派去草原的一只眼睛,这双眼睛冷眼旁观人性的种种拙劣在草原上一再上演,同时还带着神的慈悲和善良。

同时,小说塑造了一个爱慕权利,残暴专制,鼠目寸光的守旧派老麦其吐司形象,这个形象同样也代表了所有封建时期的贵族人物,他们只知道在自己的领域里无限扩大和享受自己的权利,却对世道的变迁毫不知情。封闭落后的高原、落伍的封建迷信,促使他们越发蛮横,而试图在土司统治的领域上传播科学和新宗教理念的书记官,自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可以看出,土司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在历史的推动下,必将走向灭亡。

尘埃读后感3

今天用一天的时间把落落的尘埃星球看完了,看了人昏昏沉沉的,午饭也没吃。

不过,说真的,不是很看的懂…而且看了很迷茫但是发现落落的写作方式和我很像——灭哈哈。

整本书都在从描写两个邻居哥哥弟弟,哥哥叫夏圣轩,弟弟叫夏政颐,他们从相识,到各自家庭的关系,父母都是离异或者丧偶…然后从2人的心里世界来展开,看待事物的成长经历,以及每个时段对方在心里的位置,从头到尾都是沉闷的气氛,当中哥哥有一个同学在其中起了一个调节气氛的角色,但是也是悲剧之一,为了弟弟的成长,不得不牺牲从弟弟对哥哥得崇拜,喜爱到嫉妒,仇视。最后已哥哥弟弟间关系得到微妙化解和改变,但弟弟却在这时意外离开……

落落文笔很细腻,不是那种能看的很快的书,得动脑子去想。看到中间得时候,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书叫尘埃星球,到结尾,或者到接近结尾时,才霍然

地球在宇宙中,宇宙在哪里?相对于宇宙,地球只是浩瀚无垠间得一粒尘埃。总书逝世者之多,一天之内看完,对我心脏真的有点考验,经历了几场生生死死,也许落落也只是想表现命运得无偿,生命得宝贵。

那些过往如乌云,笼罩整片天空,看不见光,看不到出口。

如果,早有察觉,如果,当时在意了。也许,这些就都不会发生了。

可是,没有如果。那些事还是很残忍的发生,无力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天又黑了,乌云又飘来了。

这些过往,并不是轻易就能忘记的,它曾经那么真实的发生了,而且不是旁观者。

时常会想起,有遗憾,有内疚,有自责,很多很多的情绪混杂在一起,仿如陷在一片泥沼之中,愈是用尽全力的挣扎,愈是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尘埃读后感4

如果生活无数次的欺骗了你,请不要耿耿于怀,记住,去低到尘埃的世界里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好。——题记

物欲横流的时代,熙熙攘攘的人群,曾多次不易间感觉到生命与世界的渺小。那么,就请放下烦恼吧。家附近的一群四川公民,晚饭后转悠,看见谁家小孩想起自家小孩,是念想;一群男孩子买来红花递给女孩,又争嚷着买贴画,奔跑着,是满足; 店主遇到一个女人,眼盲又家境不好,女人喜欢那条纱巾让店主留着,是美好;朋友去大草原时,望见孩子送给主人夫妻的康乃馨,是幸福。

将一切都慢慢放下,打开心灵的窗口,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不管是什么,不惧怕,不留恋,付之一笑,将每一刻的努力转变为下一刻的美好。即使世间杂乱,挫折与困难都千百次涌来,但要懂得,这都不足挂齿。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生活,那为何不去相信与热爱生活呢?既然世间已成定局,那么就心存感激,去寻找美好吧。

美好其实并不深奥也并不稀奇,相反,她无处不在,渗透到乃至尘埃里的世界。只要你相信,再干枯的土地也能绽放鲜艳的花蕾,再困难的挫折也将会迈过;只要愿意去发现,再漆黑的夜空也能发现星星,再平淡的日子也能尝出甜头。美好就这样,你不找,她躲,你找,她也无处可逃。始终怀着一颗发现美的心吧,相信疑惑都会涣然冰释,美好与你形影不离、触手可及、唾手可得。

一切转瞬即逝,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挫折与困难,不一样的,只是看待事情的眼光罢了……

从前的世界是昏暗的。一朵花、一根草、一棵树,甚至草原、大海,一切都习以为常,像是在蹉跎岁月般死板、无聊。如今耳濡目染后,世界也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好像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雨丝也会呢喃细语,风中也传来了花蕊的芬芳,阳光也会照出幸福的样子……

原来,每个人有每个人幸福。而那些低到尘埃的美好,无处不在。那么,就由你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了。

《尘埃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